Category Archives: 新手媽媽篇

《新手媽媽篇》認識腸病毒

我家老大Melody今年8月中才開始去上幼稚園,過了兩個禮拜好不容易度過了適應期,但竟然就得了腸病毒,得居家隔離至少一週,偏偏我又育嬰假才剛結束,上班第一天就遇到這個狀況,沒有支持系統的我們兩夫妻,只好硬著頭皮輪流向長官請假。

既然遇到了,就順便和大家分享腸病毒的相關資訊,也別忘了要時時提醒家中的寶貝要「常洗手」喔!

一、什麼是腸病毒?

腸病毒為一群病毒的總稱,包括23型A群克沙奇病毒、6型B群克沙奇病毒、3型小兒麻痺病毒、30型伊科病毒及最後發現的68至71型腸病毒等六十幾型,近年又陸續發現多種型別。臺灣全年都有腸病毒感染個案,以 4到9月為主要流行期
腸病毒可以引發多種疾病,其中很多是沒有症狀的感染,或只出現類似一般感冒的輕微症狀,常引起之症狀為手足口病(hand-foot-mouth disease)、疱疹性咽峽炎(herpangina),有些時候則會引起一些較特殊的臨床表現,包括無菌性腦膜炎、病毒性腦炎、心肌炎、肢體麻痺症候群、急性出血性結膜炎(acute hemorrhagic conjunctivitis)等。

二、傳播方式:

腸病毒的傳染力極強,在家庭及教託機構育機構等處最容易傳播,可經由接觸或以飛沫方式感染幼兒而造成,也可能經由接觸無症狀帶病毒家長或病人的口鼻分泌物、咳嗽、打噴嚏飛沫,或吃進被含有病毒之糞便所污染的食物而受傳染,玩具常成為幼兒間傳染的媒介尤其是帶毛的玩具更容易因接觸幼兒口嘴造成大量病毒感染而發病。傳染力始於發病的前幾天,在喉嚨與糞便都有病毒存在,而其腸道的病毒排出時間可以持續數週之久。一般而言,在發病後的一週內傳染力最高。

三、潛伏期:

腸病毒感染的潛伏期大約2至10天,平均約3到5天發病前數天在喉嚨及糞便都有病毒存在,即開始有傳染力,通常以發病後一週內傳染力最強;而患者可持續經由腸道釋出病毒,時間可達8到12週之久。

四、發病症狀:

常見疾病

疱疹性咽峽炎

突發性發燒、厭食、嘔吐,咽部出現小水泡或潰瘍

A群克沙奇病毒(type1~10,16,22)

手足口病

發燒、有小水泡分布於口腔黏膜,四肢則常見於手掌及腳掌

A群克沙奇病毒(typeA16,4,5,9,10)

B群克沙奇病毒(typeB2,5)

腸病毒71型

流行性肌肋痛

胸部突發性陣痛、合併發燒、頭痛及噁心、短暫嘔吐及腹瀉

B群克沙奇病毒

急性心肌炎

發燒、突發性呼吸困難、發紺、嘔吐、心跳加速

B群克沙奇病毒

急性淋巴結性咽炎

發燒、頭痛、喉嚨痛、懸雍垂和後咽部有白色明顯病兆

A群克沙奇病毒(typeA10)

無菌性腦膜炎及腦炎

發燒、噁心、嘔吐、頭痛、頸部僵硬、煩躁、睡眠不安穩

克沙奇、小兒麻痺及伊科病毒均有可能

發燒合併皮疹

呈現丘疹狀,偶有小水泡

克沙奇病毒及伊科病毒

五、治療及就醫資訊:

目前並沒有特效藥絕大多數患者會自行痊癒,對於腸病毒重症患者之治療,只能採取支持療法。
如出現「嗜睡、意識不清、活力不佳、手腳無力」、「肌抽躍(無故驚嚇或突然間全身肌肉收縮)」、「持續嘔吐」與「呼吸急促或心跳加快」等腸病毒重症前兆,請務必立即送至大醫院接受適當治療,以免錯失黃金治療時間。

六、感染過腸病毒之後,有沒有免疫力?以後會不會復發?

得到某一種腸病毒感染以後,至少會持續有數十年的免疫力。所以對於同一種病毒而言,不會復發。但是有幾種腸病毒會引起同樣的手足口病或庖疹性咽峽炎,所以有的人會得到一次以上的手足口病或庖疹性咽峽炎。 →結論,可怕的是腸病毒很多隻,對其中一種有免疫力,對其他種不一定就有免疫力,所以得過腸病毒還有可能再得

成人是否會感染腸病毒?症狀有哪些?

會,腸病毒的型別達多種以上,但大多數成人感染的症狀通常並不明顯,常見症狀如類似感冒症狀

媽媽感染腸病毒可以餵母乳?

可以,但是感染腸病毒的媽媽可能透過接觸時傳染給嬰兒,所以建議不要直接哺餵母乳,可以把母奶裝在奶瓶,請健康的家人協助餵奶。

九、預防方法:

腸病毒的傳染力極強,但可透過簡單的衛生保健動作,有效降低感染的機會。腸病毒的預防方法如下:
1.勤洗手,養成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
2.均衡飲食、適度運動及充足睡眠,以提昇免疫力。
3.生病時,應儘速就醫,請假在家多休息
4.注意居家環境的衛生清潔及通風。
5.流行期間避免出入人潮擁擠空氣不流通公共場所
6.儘量不要與疑似病患接觸,尤其是孕婦、新生兒及幼童。
7.新生兒可多餵食母乳,以提高抵抗力
8.兒童玩具(尤其是帶毛玩具)經常清洗、消毒
9.幼童之照顧者或接觸者應特別注意個人衛生。

漂白水消毒:

1. 不論是家裡或幼稚園環境消毒,建議使用500ppm濃度漂白水消毒。
2. 泡製方法:家庭用漂白水(濃度約5~6%)5湯匙(一般湯匙,容量約15~20cc)加入10公升的自來水攪拌均勻即可。至於10公升自來水估算方式,可以用1,250cc容量大寶特瓶,連續使用8瓶,就等於10公升左右。

十、經驗談:

我家老大Melody是2015年9 月1日的半夜開始發燒,但我還是先讓她和我先生好好的睡,一直到早上6點多量,發現是38度以上,才至急診掛號。

到了急診,檢查了喉嚨只看到紅紅的,於是醫師先做了快篩(判定是否為流行性感冒),又因為有聽到老師有提到Melody上廁所上的很頻繁,也不知道是不是泌尿道感染,於是又驗了尿,後來檢查結果流感和尿液都沒有異常,於是急診醫師判定可能是感冒,便開了退燒藥就讓Melody回家了。但身為護理師的媽媽,我還是覺得不放心,因為「發燒」是身體一個機制,一定是哪裡有問題,才會啟動身體裡的發燒機制,總覺得光吃退燒藥不是辦法(加上Melody感冒已經是一週前的事了,已經好的差不多了呀?於是,晚上下班後,又趕緊帶到住家附近的小兒科診所,醫師一照喉嚨,便說是非常典型的腸病毒,因為喉嚨已經有2~3顆水泡跑出來了。(但這並不表示急診醫師誤判,而是早上的症狀還不是很明顯,臨床上常常遇到因為疾病的開始症狀還不是很明顯,因而無法在一開始就診斷出來,若是不知道的民眾,還會以為醫師很兩光,造成誤會,甚至有急診暴力就是這樣)

下圖為Melody的發病後第五天的水泡(已經好一些了),到了發病後第二天是顛峰期,整個喉嚨都破了,胃口非常不好,因為很痛,所以不太愛張嘴,沒有拍到。

P1020765

P1020769

嘴破顛峰期,痛到坐在旁邊哭,好可憐…

腸病毒哭哭

於是,推算潛伏期3~5天,Melody應該是8/27~8/31這段期間被傳染,然後再回想這段期間去過了哪裡?接觸了哪些小朋友?(媽媽好像柯南),但…這段期間只有去幼稚園,還有週末回鄉下祭拜婆婆,如此而已,所以最後推論從幼稚園被傳染的機率非常的大。 (但這也不表示幼稚園沒有做好清潔消毒工作,因為也有可能是其他幼童在別的公共場所被傳染,又將病毒帶到幼稚園傳染給其他同學。)

由於腸病毒屬法定第三類傳染疾病,故一經診斷,便會由醫師通報主管機關,而小朋友的部分,也必須要告訴老師,進行居家隔離,老師也會通報教育局及衛生所。

在Melody得腸病毒的時候, 醫師有說最好將兩個小孩分開隔離,因為我家小隻的媗才1歲1個月,怕若是得到,症狀會比較嚴重,雖然白天保母幫我們照顧小隻的,我們夫妻輪流請假照顧Melody,但晚上還是得在一起睡覺(雖然我們都將她們分開玩玩具,讓Melody戴口罩,家裡也都用漂白水消毒了),但過了2天,換小隻的發燒燒到38.8度,過了4天,媗的手腳皮疹都跑出來了(肛門也有),到了診所確定也是腸病毒。

P1020759

P1020761

P1020762

P1020763

醫師有說,如果出現重症徵象,或是完全吃不下飯(怕營養不夠或脫水),就得要到大醫院就醫,飲食的話建議是冰涼的食物,如冰淇淋、布丁、鮮奶…等,沒錯,就是這些東西,可以提供孩子熱量,吃完記得刷牙就好,過渡期我們只求孩子能攝取足夠的水分和熱量,這時候不要再要求什麼不夠營養(家裡有長輩的有些也許會碎念),如果真的怕營養不良,建議可以去買小安素冰在冰箱再給孩子喝,但最好先買一瓶讓孩子試喝看看,因為有些人不喜歡安素的味道,買多了不喝也浪費(小安素適用於1~10歲孩童,一瓶要價65~70元),而除了安素,我家小隻的媗,我則是持續哺餵母乳,提供其免疫力,我家大隻的因為喉嚨太痛,剛好趁這個時候讓她離乳了(吃到4歲1個月,已經很厲害了) →小隻的不知道是不是因為還一直持續有在喝母乳,只有手腳皮疹及水泡,喉嚨破的倒是不厲害,只有兩顆水泡,而且胃口只有第一天比較不好,其他時間完全看不出來(我家小隻的胃口一直很好又不偏食,老大的就很偏食又瘦瘦的,不知道是不是營養不夠,免疫力比較不好,症狀就比較明顯。)

而且為了讓我家Melody養成洗手的好習慣,我在網路上買了一堆可愛擦手巾,每天洗,每天換,而且擺在適當高度,也因為這次的經驗讓她嚇到了(巔峰期喉嚨全破,痛到半夜會坐起來哭),現在他自己上完廁所、吃東西前都會自己去洗手,出來還會讓我檢查。

P1020839

P1020841

而我家小隻的媗才1歲1個月,不可能自己去洗手,就由我們大人幫他洗,而且小寶貝現在是口腔期,什麼都往嘴裡塞,又愛吃手,記得常幫小寶貝洗洗手再讓她自己拿東西吃,外出的時候,就常用乾洗手或抗菌性濕紙巾幫她洗手,流行期間少到室內公共場所。

記得喔~

常洗手,病毒遠離我

微笑

十一、參考資料:

衛生福利部及病管制署(2011,12月26日) • 腸病毒Q&A • 取自:http://www.cdc.gov.tw/qa.aspx?treeid=5784355BFD011A1C&nowtreeid=3CE46EE1E741BB08

衛生福利部及病管制署(2015,3月24日) • 腸病毒感染併發重症 • 取自:http://www.cdc.gov.tw/diseaseinfo.aspx?treeid=8d54c504e820735b&nowtreeid=dec84a2f0c6fac5b&tid=900059B505FD76DF

衛生福利部及病管制署(2015,5月13日)• 傳染病防治工作手冊–腸病毒感染併發重症 •自:http://www.cdc.gov.tw/professional/info.aspx?treeid=beac9c103df952c4&nowtreeid=15c3fe90cc42f3a0&tid=4DA83238EDB3AC35

【新手媽媽篇】寶寶的點心–無糖爆米香

image

一次偶然的機會,看到老公同學在給她家的寶寶吃這個當點心,一問之下,才知道是自己小時候也曾吃過的「爆米香」,但寶寶不適合吃甜食,所以經詢問老公的同學才知道,可以要求老闆留一些還沒加麥牙糖的「米香」(其實就是純米,經高溫像爆米花一樣爆開,所以沒有其他添加物,非常適合寶寶當點心),就變成入口即化的迷你米餅。
由於這種傳統點心已不多見,找了一段時間,終於昨天去買菜時剛好在高雄三民市場看到,一大袋才50元,我家那兩個寶貝吃的津津有味,所以來不及秤重@_@,但覺得這真的是不錯又便宜的點心,所以推薦給各位媽咪,可以給自己的寶貝吃吃看哦!^_^

《新手媽咪篇》寶寶飲食禁忌大整理

寶寶這個不能吃那個不能吃,天啊,實在太多了,我記不太起來耶!你是否跟我有一樣的困擾?為了造福大家還有方便我自己記憶,今天來個寶寶食物禁忌大整理,忘記的時候,就趕緊打開電腦或手機查詢這篇吧!

IMG20150528134820_3

圖表代號說明

1 第一階段(5~6個月)

2 第二階段(7~8個月)

3 第三階段(9~11個月)

4 第四階段(1歲~1歲3個月,12~15M)

O 可以慢慢地餵食

X 不能餵食

r適當烹調後可以少量餵食

  第一 階段 食用  

食物分類

5~6M

7~8M

9~11M

12~15M

說明

麵條 O O O O 煮爛磨碎就可食用,義大利麵則建議9M大再食用。
水果
(但番茄、草莓、柑橘類除外)
O O O O 若家族有過敏史的寶寶,番茄、草莓、柑橘類的建議滿週歲以後再食用。香蕉因鉀離子含量較高,量不要給太多。
冷凍
三色蔬菜
O O O O 對上班族媽媽非常方便,沒有蔬菜的時候也很方便,加熱後磨碎就可食用,碗豆薄皮煮熟後要挑掉。
南瓜 O O O O 南瓜甜甜的,小寶寶很愛,加在寶寶料理裡面,通常有加分的效果喔!
  階段 少量 食用  

食物分類

5~6M

7~8M

9~11M

12~15M

說明

起司粉 r r r r 因為有鹽份,不可使用太多。
(起司的話則建議9個月以上再食用)
海苔 r r r r 若是包壽司那種燒海苔,第一階段就可以食用,只要泡水就會變成糊狀。
但若調味海苔因為鹽分太高,不建議食用。
豆漿、豆奶 r r r r 無糖豆漿可從第一階段開始用少量在料理中,但直接飲用最好等到第四階段。
砂糖 r r r r 水果或蔬菜中就有自然的甜味,所以建議最好少用或不要使用。
油、奶油 r r r r 使用植物性油脂比動物性油脂好。含鹽奶油要建議用量。
地瓜 r O O O 地瓜因為容易脹氣,建議和米飯類食物共食,若是寶寶脹氣的很厲害不舒服,建議就先不要食用。
  第二 階段 食用  
食物分類 5~6M 7~8M 9~11M 12~15M 說明
全麥片、燕麥片 r O O O 麥片是極佳的副食品,富含鐵質和鈣質,好消化。
因富含纖維,建議6個月以上再餵食。
玉米片(無糖) X O O O 玉米片不但好消化,還能長期保存,一定要選擇沒有添加水果或砂糖的產品。
白肉魚 r O O O 白肉魚脂肪含量少,自第一階段就能開始少量餵食。
要仔細剃除魚皮和魚刺並搗成泥狀,以利寶寶吞嚥,若是怕有小魚刺沒剃除乾淨,建議可以買鯛魚片來料理。
紅肉魚 r O O O 寶寶習慣白肉魚後,就能開始餵食紅肉魚。
和白肉魚一樣,記得仔細剃除魚刺並搗成泥狀。
吻仔魚 r O O O 鹽分含量較高,要用水先洗過煮過。
磨細後可從第一階段後半開始餵食。
海帶芽 r O O O 這是指煮湯那種海帶芽,富含礦物質,若充分熬煮成糊狀,從第一階段就能餵食。
建議煮之前先以料理剪剪更小,方便料理後研磨。
蓮藕、牛蒡、竹筍 X O O O 要先充分除去澀味,最好是煮到軟爛再磨碎食用。
菇類 X O O O 充分煮爛、磨碎,在第二階段就能食用。
含有豐富纖維。烹煮食釋出的湯汁,也很適合飲用。
蛋黃 X O O O 蛋白易引起過敏,故全蛋建議滿一歲以後再食用。
剛開始餵食蛋黃時,建議先從1/2湯匙開始餵起。
  第二 階段 少量 食用  
食物分類 5~6M 7~8M 9~11M 12~15M 說明
鮮奶油 X r r r 含大量脂肪,除烹煮時少量使用外,並不建議食用。
X r r r 副食品是要讓寶寶認識食材的味道,所以不需要加鹽。
即使要加也要很少很少量,以免增加寶寶腎臟的負擔。
醬油 X r r r 1小匙醬油其實就已經有0.9g的鹽,因此最好不要使用,若要使用加1滴就夠了,因為只是增加香味而已。
味噌 X r r r 鹽味含量高,少量使用增加風味即可。
酒(料理用) X r r r 酒嚴禁作為寶寶的飲料。
若是調味使用少量使用可以,但要讓酒精完全揮發。
自來水 X r r r 自來水一定要煮沸放涼再給寶寶飲用。
X r r r 不需要特別禁止使用醋,但寶寶可能不喜歡酸味。
若寶寶還能接受就可以少量使用。
雞肉、火雞肉 X r O O 先從脂肪少的雞胸肉開始,或是將較嫩的雞腿肉去皮及多餘的油脂後剁爛。
雞肉烹調後會乾乾的,寶寶很難吞,建議剁爛絞碎再煮,或是煮完一定要磨細再餵。
牛、羊肉 X r O O 等寶寶習慣雞肉後再開始餵食牛(羊)絞肉。選擇脂肪較少的瘦肉,煮到軟爛並磨細後再給寶寶食用。
100%純果汁 X r r O 加開水稀釋或只是少量加入料理中。
蔬菜汁或番茄汁要選不含鹽分的。
  第三 階段 食用  

食物分類

5~6M

7~8M

9~11M

12~15M

說明
優格
(全脂)
X X O O 建議拌其他食品一起吃&建議食用無糖優格。
豆類、豆腐 X X O O 食用前先用沸水快煮一下。
加工起司 X X O O 含良質蛋白質和鈣質,是可以讓寶寶多攝取的食物。
但因含有鹽分,記得挑選低鹽的產品,並注意別餵得太多。
肝臟 r r O O 最好使用新鮮的雞肝。
豬肉 X X O O 即使是瘦肉,脂肪含量都較高,所以建議第三階段開始再開始從豬絞肉餵起。
糙米、五穀米 X X O O 其實,儘量讓孩子少吃精緻的東西如白麵包、白米飯…等,如果孩子沒養成吃這些東西的習慣,將來可能會拒絕吃這些非精緻的食物。
建議煮爛後再給寶寶食用。
火腿 X r O O 若是脂肪含量較少,無添加物的火腿,可自第三階段後半少量餵食。用水煮等方式加熱再餵食,不宜吃太多。
且此為加工食品,有時會添加防腐劑,建議最好少量食用。
青魚(如沙丁魚、秋刀魚) X X O O 含有對人體有益的魚油。
易腐壞,一定要選購新鮮的魚貨。
牡蠣 X X O O 富含蛋白質,加熱後仍十分柔軟,是最適合做為副食品的貝類。
購買新鮮的牡蠣,並且要充分煮軟。
鮪魚罐頭 X r O O 最好選擇無鹽、無由的鮪魚罐頭。
若是油漬的鮪魚罐頭,最好先用紙巾充分吸除油分,再少量使用。
豆腐皮 X X O O 用沸水川燙除多餘油脂,剁細。
其實豆腐營養就可以取代,不一定要使用豆腐皮。
且此為加工食品,有時會添加防腐劑,建議最好少量食用。
油豆腐 X r O O 同上。
切成易入口大小再餵食。
山藥 X r O O 山藥可能使寶寶嘴邊起疹子,請特別留意寶寶食用後的狀況。
生山藥泥則要1歲半以後才可餵食。
  第三 階段 少量 食用  
鮮奶 X r r O 可以在料理中加入少量鮮奶。因為容易過敏,若要直接飲用,建議到寶寶1歲以後先稍微加熱再飲用。
番茄醬 X r O O 番茄醬鹽分很高,即使在第三階段,一次也要限量在1小匙以下。
若是無鹽蕃茄糊
市售醬汁 X X O O 醬汁中含有多種香料,味道較濃烈,在第三階段後半,可在料理中滴數滴作調味。
大蒜、生薑 X X r r 對寶寶的腸胃太刺激了,所以要少量。
胡椒 X X r r 可增進食物風味,及少量使用無妨。
美奶滋 X X r r 宜少量使用。
因為是生蛋製作的,最好用在加熱料理中。
咖哩、咖哩粉 X X r r 建議在變化料理味道食或增進寶寶食慾時才利用。
因為對腸胃刺激較強,建議微量使用。
乳酸飲料 X X r r 有些含有極高的糖分,並不建議飲用。在不影響餐點和授乳的情況下,可以久久餵食一次。
礦泉水 X X r r 寶寶若是攝取太多大人用的礦泉水,會對身體造成負擔,要特別留意。
冷凍調理食品 X X r r 大都含有大量調味料和添加物,最好避免餵食。用熱水稍微燙洗,可少量餵食,但要避免經常食用。
調味包、鮭魚片 X X r r 這種食品口味重,也有添加物,不建議可寶寶食用,若要食用建議混入稀飯少量調味。
醃漬品 X X r r 含大量鹽份,且恐有食物過敏之餘,最好避免食用。若用沸水煮過、切碎,可餵食極少量。
布丁 X X r r 市售布丁含大量糖分、脂肪和添加物,要控制在少量。
若是自己做的則第三階段就可以開始食用。
  第四 階段 食用

食物分類

5~6M

7~8M

9~11M

12~15M

說明
蝦、魷魚、章魚、螃蟹等海鮮類 X X r O 因為容易過敏,且加熱後會變硬,建議1歲以上再食用。
選購新鮮食材,餵食後注意寶寶反應。
貝類 X X O O 雖然營養價值高,但不易吞嚥,且加熱後會變硬,建議用碎再予食用。
生貝類有細菌病毒,不可以給寶寶食用。
魚板 X X O O 含鹽量高,且此為加工食品,含添加物及防腐劑,最好少量食用。
香草香料 X X r O 副食品以營養為主,儘量讓寶寶吃食物天然原味,不需添加香料,寶寶可能也不喜歡。
海苔醬 X r r O 含有大量鹽分及添加物,最好別給寶寶吃太多。
可以在稀飯或湯裡加入及少許的量增加食物風味。
核果、花生 X X X O 如果家族沒有花生核果類過敏史,可以在1歲以後給予,如果有家族過敏史,最好都不要給孩子吃花生類製品。不確定的話,最好等到4、5歲以後再給這一類食物。
  第四 階段 少量 食用  
速食湯品 X X X r 速食湯品含大量鹽分和添加物,可加水稀是少量餵食。
嬰兒的湯品最好還是自己煮比較好。
香腸、培根 X X X r 因含較多脂肪和鹽分,建議用水煮掉一些鹽份再給寶寶少量食用。
含有添加物(硝酸鹽及其他化學成分),不適合給寶寶吃太多。
蜂蜜 X X X r 蜂蜜易含有肉毒桿菌和可能引起寶寶食物中毒的細菌,所以1歲以前不可餵食蜂蜜。
高湯粉、鮮味調味料 X X X r 含鹽分和味精等添加物,還是儘量使用自製的高湯或嬰兒食品會比較適合。
碳酸飲料 X X X r 糖分含量極高,要避免寶寶喝上癮,即使第4階段要給,最好只能給一口的量。
含果汁的飲料 X X X r 含糖分和香料等添加物,1歲以前要避免。
可以讓寶寶喝嬰兒食品的果汁或自己榨的鮮果汁。
運動飲料 X X X r 可餵食嬰兒用電解質的飲料(有專門在賣),但大人的運動飲料對寶寶身體造成負擔,寶寶不宜飲用,若需飲用大人的運動飲料必須用開水稀釋。
市售茶飲、咖啡、紅茶 X X X r 茶飲中含有咖啡因及添加物,要避免讓嬰幼兒飲用。
奶昔 X X X r 含大量糖分和添加物,也太冰涼,不建議讓寶寶飲用。
地4階段寶寶頂多喝一口的量。
可可 X X X r 含有糖及咖啡因,不建議給寶寶食用,若要餵食,建議用開水稀釋,少量餵食。
漢堡、披薩 X X X r 含有大量油、鹽及添加物,儘量避免食用。
若是媽媽親手製作的,第4階段才能餵食。
炸雞 X X X r 市售炸雞通常過鹹,且使用的油品通常堪慮,要避免食用。
若是媽媽自製的,除去麵衣並切成小塊再予食用。
炸薯條 X X X r 市售炸薯條含大量油份及鹽份,且油品通常堪慮,最好不要食用。
若是媽媽自製的,第4階段可以餵食。
市售三明治、御飯糰 X X X r 鹽分含量高,且含許多美奶滋。
御飯糰可能含有添加物及防腐劑,不建議寶寶食用。
壽司 X X X r 生海鮮的壽司恐有食物中毒之虞,豆皮壽司、蛋壽司則可於第4階段少量餵食。
蛋糕 X X X r 糖分和油脂含量極高,儘量不餵食,若要餵食,最好只吃1~2口就好。
巧克力 X X X r 含大量糖分,寶寶可能會上癮,若要餵食,自第4階段以後要控制只給極少量。
  絕對 不適合 的食物  

食物分類

5~6M

7~8M

9~11M

12~15M

說明
蓋飯 X X X X 通常含有半熟蛋,恐引起寶寶中毒或引起過敏,並不適合寶寶食用。
泡麵 X X X X 含有大量的鹽分、油和添加物,最好不要給寶寶吃。
泡菜 X X X X 醃製品不建議寶寶食用。
冰淇淋 X X X X 含大量糖分和脂肪,而且太冰,會刺激寶寶腸胃,最好不要餵食。
如果要餵食,第3階段以後偶爾餵食極少量。
果凍 X X X X 凝膠類食物易引起寶寶過敏,避免在嬰兒期餵食。
蒟蒻果凍不易嚼爛,易卡在喉嚨造成危險。
零食 X X X X 含有大量鹽分、糖分、油脂,不適合給寶寶食用,可以自製餅乾或以嬰兒餅乾來取代。
棒棒糖、糖果 X X X X 含有非常多糖分,易造成蛀牙。且可能會不小心吞下去會有噎住的危險,嬰兒時期絕對避免食用。
芥末醬、辣椒粉 X X X X 辣味太重、太過刺激。

參考資料:

王安琪(2011) • 守護寶寶健康的副食品,0~6歲嬰幼兒營養副食品和主食(34-35頁) • 台北市:朱雀文化。

積木文化編輯部 • 檢視88種寶寶副食品食物,健康寶寶副食品全書(94-98頁) • 台北市:積木文化。

劉慧玉等譯(2009)• 第五個月,新生兒父母手冊(297-327頁)(原著:Heldi. M., Arlene. E., & Sandee. H. 2003)• 台北市:遠流

《新手媽咪篇》台灣民俗傳統療法–收驚

老二媗媗一向是很好帶的,最近卻不知道為什麼,晚上會起來哭鬧好幾次,讓我已經好幾晚沒辦法好好的睡了。雖然當媽的我一直覺得媗應該是長牙不舒服導致的,直到前陣子出去的時候,一位媽媽和我聊天提到,要不要去收驚試試看?而因為我的信仰又剛好是道佛教, 加上過年期間,去廟裡拜拜兼安太歲時,廟公有跟我提到他們廟裡有在幫人家收驚,如果有需要的話可以過去,想想也好,就來去試試看吧。

收驚其實是一個台灣很常見的民間療法,所以應該很多媽咪都有聽過,自己小時候也曾去收驚過,但其實不是很懂,因此今天就想到以這個主題、找找資料,讓自己及有興趣的媽咪順便認識一下「收驚」。

一、何謂收驚?

收驚的對象一般是適用於受驚嚇或無由哭鬧的小孩,但近年來,受術者也不再侷限於兒童。(維基百科網頁說明)

小孩無緣無故啼哭不止、胃口欠佳不肯進食,情緒變得很不穩定、不願獨處黏著親人;大人心神不寧、記憶力不集中,不易入眠又不易睡醒。(行天宮網頁說明)
這些俗稱「拍著驚」的情形,都可以透過收驚科儀,安定心神,收攝魂魄,以求化解。

而於施術者來說,身分可為受術者的親人或施術人員(如道士道姑效勞生等)。前者收驚無一定程序或規矩,後者則有咒語式、 符籙式及香米式三種,差別僅是施術法器差異。

近現代後,也有人認為收驚為心理治療一部份,並將其歸類於傳統療法,並有其私人認證制度。

二、收驚的程序:

不論哪種術式的收驚,程序大約都是施者要先膜拜神祇(如媽祖關帝君呂祖師觀音菩薩清水祖師土地公…等等)央請幫忙、再由施術人員唸咒語(讀文)及特定手勢。

不太會拜拜的人(像我,我都是跟著拜,所以其實不是很了解),有網頁有教怎麼拜拜,在這裡順便跟不太會拜拜的人說明。

拜拜要說甚麼?怎麼說?順暢即可,要點包括如下:

1. 請安:OO(神明聖號)聖安

2. 報名:弟子00(姓名)

3. 資料:農(國)曆0年0月0日0時生(不知生時則說「吉時」)現住(地址)

4. 請求:今因00(說明事由)懇請00(神明聖號)保佑

5. 答謝:弟子00感謝00(神明聖號)保佑

6. 注意事項:事成之後是否要回來答謝或「酬神」不要隨便允諾

三、經驗分享:

我們去收驚的這天是一位道姑幫我們來施術,而因為我們這間廟是天公廟,所以道姑便請我們先買金紙及膜拜央請天公幫忙(要收驚的小孩一人備一份金紙,放天公的神桌上),於是我們便先上樓膜拜天公,之後再到樓下大廳準備收驚(需要再備收驚用金紙,一樣一個小孩準備一份及用紅紙寫上小孩的生辰,一個小孩寫一張,不知道的爸媽,記得在家裡先查好,寫好後夾在金紙上。)

道姑說,有的時候其實是大人到外面不小心碰到不好的東西,所以直接幫我們全家一起施法(大人不用準備金紙,收驚前拿香向寺裡神明拜拜即可),施法的尾聲,會請小孩在他的那份金紙上哈氣,但因為老二媗還不會哈氣,道姑說沒關係,塗一些她的口水在金紙上也可以,哈氣完便可到金爐燒金紙,燒完金紙之後會在頭上蓋上太極印就完成了。

IMG20150424174114 

結束後,道姑和我聊天了解一下怎麼會帶媗來收驚,我就說因為媗好幾個晚上都睡不好了,於是又給我兩張平安符,跟我說可以壓在媗和Melody的枕頭底下,如果再睡不好,可以把符燒掉,讓她喝一點點符水或是把符水倒在浴缸幫她洗澡也可以,再不行可以再去找她收沒關係。然後,道姑又跟我說,之前有個年輕爸媽也是帶小孩去收驚,詢問原因才知道原來那個爸爸喜歡去參加廟會,我說:「廟會?不行嗎?」他說其實廟會附近具有很多不好的靈,大部分因為運不好的人才會去廟裡拜拜,所以這些靈雖然看到廟不敢進去,但是都會在廟的附近伺機而動,所以最好不要帶小孩去參加廟會,也儘量不要去一些如王爺…之類的廟,原來是這樣,我又學到一課了。

我這才想到,可能之前帶媗去英國領事館,旁邊有十八王公廟,真的好像從那天去英國領事館回來之後就開始會晚上不好睡。而說也神奇,帶媗和Melody去收驚完的那個晚上開始,她們兩個真的睡得比較好了耶!(姊姊是因為不知道為什麼「灰」了好幾天,保母叫我們順便帶去收驚,收驚完真的神奇的突然變比較好一點),所以我這個媽咪也得以好好的補眠數日了,自己的精神也因為可以好好休息終於變得比較好一點。

四、不收費收驚廟宇(部分參考行天宮網頁):

台北中山區(本宮) 行天宮(恩主公祖)

(因為筆者的娘家在台北,這也是筆者常去的廟宇,加上行天宮有自己的網頁,所以可以了解較多訊息,可提供住北部的媽咪做參考)

項目 說明
收驚費用 完全不收費
台北本宮電話 02-2502-7924
台北本宮地址 台北市中山區民權東路二段109號
北投分宮地址 台北市北投區中央北路四段18巷50號
三峽分宮地址 新北市三峽區嘉添里白雞路155號
交通訊息 如何前往可連結行天宮交通訊息網址有詳細說明http://www.ht.org.tw/re11.html
收驚時間 11:20~21:00
(除特殊日子暫停,詳見行天宮收驚說明網址http://www.ht.org.tw/re3-3.html)
如何收驚
  • 由效勞生阿嬤施術。
  • 先參拜,並央請恩主公幫忙(行天宮自103年已對外宣告為響應環保不點香、不燒金紙,所以雙手合十虔誠膜拜即可),之後就可以去找效勞生阿嬤收驚(在走廊會看到很多人排隊那裡)。
  • 效勞生阿嬤會問你的姓名,就開始施術了。
無法前往但想收驚的人 尤其是老人、病人、小嬰兒,可能無法前往,此時準備一件「有袖子」的居家上衣,交由效勞生阿嬤施術,經由阿嬤指示,回家穿著即可。

◎高雄仁武區 仁武天公廟(天公) 完全不收費

(由於仁武天公廟是我們前往的廟宇,所以知道比較多資訊,可以提供給需要的媽咪參考)

項目 說明
電話 07-359-9660
地址 高雄市仁武區高楠里後港巷145之2號
收驚時間

(由於是不收費義務性質,廟公說最好準時到,不然沒有人的話,道長、道姑就會離開去別的廟宇了。)

道姑

每週二、五 16:00(週二因為還要去別的廟宇幫忙,所以週二需15:00到)

道長

每週一、三、六 16:00(道長的FB是說14:00~18:00,但廟公是說大部分都是16:00會到廟裡,但道長的FB說可以另外約時間)

道長的FB  https://www.facebook.com/RWtiangong

如何收驚 請見本篇文章「經驗分享」處有做說明。
無法前往但想收驚的人
  • 尤其是老人、病人、小嬰兒,可能無法前往,此時準備一件「有袖子」的居家上衣,交由道姑、道長施術後,回家穿著即可。
  • 小孩除了可到場收驚外,可再多備一件衣服,道姑道長可再協助施術晚上睡覺時穿,幫助睡眠。

其他縣市可提供免費收驚的廟宇我就不清楚了,但歡迎知道的媽咪可以提供喔!

另外,除了上述這些廟宇是不收費義務性質之外,若是其他一般民間收驚是要給紅包的喔!(網路爬文了一下,約包200~1000元的都有,若是前往要給紅包的收驚壇或廟宇,可能先詢問一下比較好喔!)

《新手媽咪篇》簡易示範5~6個月副食品製作

自寶寶6個月大以後,寶寶的營養光靠母乳或奶粉已經不夠了,寶寶開始必須從食物上攝取所需營養,到一歲大時,這些食物就成了寶寶的主要來源。

現在食安問題日益受到重視,寶寶的食物也是,所以倒不如自己動手做;但是要怎麼做呢?有在上班的媽咪又該怎麼做呢?這裡簡單示範一些5~6個月副食品製作方式提供參考。

5~6個月這個階段的副食品只有一個秘訣,那就是讓食物好吞嚥、呈細滑的濃湯狀。

剛開始建議以穀類為主(如米、麥精),且可以以母乳來做調配(不一定要用開水),剛開始接觸副食品的寶寶吃的不多,所以建議是1~2湯匙米或麥精,再以母乳來泡開,母乳的量則是以可以把米、麥精可以調呈細滑的濃湯狀(有點像平時在喝玉米濃湯的那種濃稠度),隨著寶寶食量增加再慢慢添加蔬菜和蛋白質類食品。

寶寶的稚嫩的消化系統難以消化肉類,所以建議到第二階段(7~8個月)再來餵食肉類,這時的副食品幾乎不必調味,只要讓寶寶品嘗食物原本的味道,如果要調味,建議也是極少量為原則。

寶寶剛開始還不太會咀嚼吞嚥,所以常常會有食物流出或吐出的情形,沒關係,只要慢慢地、耐心的餵,慢慢的寶寶就會漸入佳境了。

  • 製作蔬菜高湯:
  • 蔬菜高湯可做為副食品的湯底,可以利用冰箱現有的蔬菜來替寶寶製作,煮過的蔬菜也別急著丟,可以將煮爛的紅蘿蔔、馬鈴薯…等磨成泥,就變成食物泥了。
  1. 首先,先將蔬菜去皮去根後切成約2~3等分,放入鍋內。

P1010213

2.加水加到能蓋住蔬菜量後以中火加熱,煮開後轉小火慢慢煮,直到所有蔬菜變軟為止。

P1010266

3.用濾網過濾蔬菜湯後,將煮過的蔬菜另外放涼備用。(煮到爛爛的如番茄、高麗菜、洋蔥…這種就不要留了,我試過一起放入打成泥,結果變得怪怪的,寶寶也不愛吃,建議葉菜類在要吃的時候另外川燙磨爛放入,不要一起在這時磨成泥,存放不易。)

P1010225

4.蔬菜湯的部分儲存可以有二種方式

(1)放入這種冰塊盒(大創有賣,一個39元),要使用的時候取出所需的量。

P1010859

(2)放入夾鏈袋中(其實不必特地另外購買無菌袋,因為放進冷凍庫會變冰,通常要食用時會拿出二度加熱,加熱到高溫後已經又滾了一次)。

P1010285

5.蔬菜的部分可以用調理機打成泥。

P1010227

6.製作好後可以有下列三種儲存方式。

(1)分裝在副食品容器中(副食品容器為PP材質,食用前可以放到微波爐直接加熱後食用,且可重複使用,不需花錢一直買夾鏈袋,分裝又方便,有些還有刻度,裝起來的份量剛好是寶寶的食量可吃的。)

P1010228

(裝好後放入冷凍庫保存狀)

P1010229

(2)沒有買也沒關係,一樣可以放到夾鏈袋中後放冷凍庫保存。(放入前建議將副食品壓扁成照片那樣,以便可折取所需的量,保存起來也比較不會占空間),放入冷凍約可保存一週時間,所以不要貪心,建議利用放假日,做一週的量冷凍保存起來,吃完了再做新的

P1010441

(3)副食品冷凍盒:這種冷凍盒也很方便,就是把副食品裝進袋中,再以這種冷凍盒依寶寶月齡的食量大小,可分成9等份、6等份、4等分、2等分等,要食用前也比較好折斷,然後再取出所需的量放在寶寶的碗再加熱即可。

P1010856

P1010857

放入冷凍庫狀

P1010858

  • 製作柴魚高湯
  • 烹調副食品時經常要用到的高湯,可一次做多一點,放在冰箱冷凍保存,烹調大人料理或味噌湯的時候也能用。

1.在煮開的沸水中放入柴魚片,邊煮邊用筷子挑開,別讓其結成團,再次煮開就熄火。

P1010267

2.在濾網上鋪上乾淨的棉布,家裡沒有棉布的話其實可以用寶寶的紗布巾或紙巾取代。

P1010272

P1010273

濾好的湯,好清澈。

P1010276

3.跟蔬菜高湯一樣倒入製冰盒裡或夾鏈袋裡,放入冷凍庫保存。(約可保存一週時間)

  • 稀飯製作方式
  • 用電鍋煮大人的飯時,同時也可以煮寶寶的稀飯。
  1. 米洗乾淨後放入小鋼杯。(圖片是我買貝親寶寶煮粥專用鋼杯,附有小量匙和內鍋有刻度顯示是10倍或7倍粥,沒買也沒關係,建議用鋼杯就好。

P1010270

P1010268

  月齡 米和水 的比例
   
10倍粥 第一階段前半
(5個月)
1 10
7倍粥 第一階段後半
(6個月)
1 7
5倍粥 第二階段
(7~8個月)
1 5
4倍粥 第三階段
(9~11個月)
1 4
軟飯 第四階段
(1歲~1歲3個月)
1 3
乾飯 1歲4個月以上 1 1.2

2.將米洗好後,放入大人的飯鍋中間,照平時大人用電子鍋煮飯的過程煮。

煮之前

P1010271

煮好了

P1010278

3.將米磨碎,第一階段磨到完全沒有米粒,第二階段磨到快要沒有米粒。

P1010279

4.一樣可以分裝在夾鏈袋中,每次折取所需份量出來煮。(約可保存一週)

  • 冷凍蔬菜
  • 寶寶的食物儘量新鮮現煮,沒有辦法的時候,可以像這樣(以花椰菜為例)

將花椰菜川燙後放入冷凍庫保存,每次取所需的出來加熱或烹煮。(因為花椰菜不耐放,所以買回來後儘快川燙後放入冷凍庫保存)

P1010440

  • 魚類(如吻仔魚、鯛魚,白肉魚較適合第一階段食用)
  • 有些媽咪是將稀飯和食材煮好(如吻仔魚粥)一起放入冷凍,個人覺得魚類還是現煮比較好,加上也不確定寶寶或不會對其中一樣食材過敏,所以建議還是分開煮比較好。

一樣將吻仔魚或切好的白肉魚放入夾鏈袋以加扁方式保存,食用時折取要用的量出來煮。

P1010284

要吃的時候,拿要用的量出來煮。(吻仔魚因為鹽分較高,記得先洗過及燙過。)

參考文獻:

積木文化編輯部 • 各階段食物軟硬度,健康寶寶副食品全書(12頁) • 台北市:積木文化。

《新手媽咪篇》幼兒居家安全

我家老大Melody在3個多月剛會翻身的時候曾經發生過從床上摔到地上的情形,我家床又是有上下墊那種,所以高度算滿高的,當時真的嚇死我和我老公了,我這個當護理師的媽更是愧疚,還好沒怎樣,但發生後那時還是新手媽咪的我才意識到幼兒居家安全問題,以下是介紹我們家的相關安全防護,提供給新手媽咪做參考。

ㄧ、客廳&臥室安全
下面這張圖是我家客廳地板,當初不知道先在網路上買了韓國進口的這款遊戲地墊,要價4千多台幣,後來到好市多才知道好市多也有買,而且好市多只賣2千多台幣,所以建議要買的媽咪可以到好市多採購,別像我一樣當冤大頭了。
個人非常推薦這款遊戲地墊,除了因為表層是防水材質,所以非常好清潔,要吸地板、拖地都可以直接清潔,而裡層是有點類似記憶床墊材質,踩下後會回彈,躺在上面或趴在上面玩都相當舒適。
筆者也曾買過不到1000元的泡棉遊戲地墊,但發現大部份這種泡棉式遊戲地墊較薄彈性也較差,還會有點吸水,所以一但打翻東西清潔起來比較麻煩。
或是也可以選擇巧拼,可以看到我們客廳地板其他區塊就是使用巧拼,但缺點是新買的巧拼大多有塑膠味,建議先放通風處待異味降低後再使用,清潔部份因為巧拼也是稍微會吸水,但巧拼跟泡棉式遊戲地墊相比好處是巧拼可以局部拆起來洗。

image
客廳地板

下面這張是小孩房的地板

image
小孩房地板

再來是主臥室地板(使用的是較厚的巧拼)

image
主臥室地板

由於小孩都是跟我們一起睡,加上我家床比較高,所以我家是還有另外買一張折疊式沙發椅,一方面可以放一些雜物,一方面也方便小孩上下床。

image

此外,由於我家媗媗是純親餵,睡覺的時候我又是躺著餵(奶睡),但寶寶其實不太適合和成人一起睡,一方面是睡覺時可能會不小心將被子蓋住寶寶,一方面可能會壓到寶寶,所以我乾脆把嬰兒床欄杆拆掉一側,與大床靠近,下面則也還是有巧拼和止滑墊,所以其實嬰兒床是固定牢固的(我有先試推,真的推不太開,中間無間距才算ok)
至於睡眠,其實醫界已有研究不適合訓練趴睡(即百歲派),各大醫學中心及健保局的預防針手冊都不推廣,筆者將在另一篇文章討論幼兒睡眠問題。

image
嬰兒床與大床貼緊,床下是巧拼和防滑墊
image
嬰兒床下方

此外,由於我家媗媗現在是學爬期,會到處亂爬亂啃,我怕我煮飯的時候她亂吃到一些東西,所以我家是另外購買一個遊戲床放客廳,或是我有同學是買安全柵欄,就是將小孩圍在特定區域也可以,看家裡的需求是哪一種。

image
遊戲床

這款遊戲床非常好收納,不到30秒就可以收成下圖,收起時在家也不太佔空間。

image
遊戲床收起狀

二、浴室安全
以前國中導師的家人聽說在浴室裡滑倒撞到頭,導致後來就往生了,自此之後,我個人非常重視浴室安全,於是,我們家浴室地板是有貼上防滑貼片,貼片的話我推薦3M的,因為曾經有貪小便宜去五金百貨買普通的,結果……有夠兩光,貼不到幾天就貼不住,3M的則還可以用刷子刷洗浴室地板,完全不受影響。

image

三、其他居家安全:
1.插座:
學爬期的小幼兒充滿好奇心,會到處伸手亂抓亂摸,為了預防她將手指伸入插座,很多地方都有在賣這種插座頭,建議可購買一些,使用在寶寶爬行所經之處的插座。

image

2.窗簾:
由於我們當初購屋時是含裝潢,所以窗簾也是建商附的,所使用的很多都是用繩索控制開關,但家中有幼兒實在不適合使用這種有繩索的,因為常聽到幼兒去玩繩索,導致發生窒息意外,若是還未裝潢的、未來預購買新屋的媽咪,建議使用手動拉開式的窗簾(需抓著窗簾布拉開),不然,可以像我這樣,將繩索綁起來,要使用的時候再打開。

image
將床簾繩綁高到幼兒抓不到的高度

3.窗戶:
由於我家是邊角棟,所以房屋3面都有窗戶,加上幾乎每個房間都是大窗戶,總數是9個窗戶,所以若是全用鐵窗價格恐怕不斐,因此我使用的是這款Guard日本安全鎖,一個小軌距的網路售價約台幣490元,和鐵窗相比實在是便宜很多,又好安裝。

image

它有兩款,一款是鑰匙型(和醫院的有點類似,鎖定後需要鑰匙才能開啟),但因為避免將來忘記把鑰匙收去哪,以至於無法開啟,所以我買的是安全鈕型,它就是你必須在一直壓著安全鈕的狀態,才有辦法旋轉打開。

image

實際使用狀況(可以自己決定窗戶可以開多大縫)

image

4.櫥櫃:
我和我先生是不喝酒的,但年節送禮難免會收到一些漂亮的酒,於是家裡還是有一個小酒櫥,但好奇的家中幼兒就會想去打開所有櫃子看看裡面有什麼,沒有危險物品的櫃子還好,但酒櫃或放有危險物品的櫃子則建議加裝這種櫥櫃安全鎖,以防幼兒任意開啟造成危險。

image

5.桌角:
記得小時候和我的大表妹玩,一時太high結果表妹跌倒自撞我娘家大理石椅,頭部流了很多血,還好我娘家離台北某醫院很近,趕快送急診,縫了好多針後才止血,所以,建議家中櫃子或桌角可貼上這種裁剪式泡棉,且稍微剪長一點,黏緊一點,否則家中的好奇寶寶會把它反覆的撕下來。

image

四、結論:
說了這麼多,但其實小朋友的教育還是最重要的,因為即便是設置了安全裝置,有時也還是不免會有意外發生,因為小孩總是調皮好奇的,比如說廚房就得跟他說刀子很危險,只有大人可以在廚房,小朋友會被湯燙到、刀子割到會流血;浴室裡水龍頭紅色是燙燙,不能自己轉,會燙傷……等太多了。
以上,提供給各位媽咪做參考囉!

《新手媽咪篇》幼兒副食品餐具及乳牙刷介紹

筆者初為人母的時候,曾經花很多錢買一些小朋友的東西,最後發現不實用而被丟在一旁,常常被筆者的老公唸說亂花錢,所以,這篇文章是我用過一些好用的餐具,提供給各位媽咪參考,希望你們別像我一樣,花了很多冤枉錢。(以下文章內圖片點圖可放大)

一、圍兜:

寶寶大概於出生後10週~3、4個月大左右開始流口水,長牙尤其會刺激口水分泌,這時候可以選購一些棉質圍兜,隨時可以擦拭口水,或是我有同事是用小毛巾圍在脖子也可以,且建議多買幾條,因為有時候流口水流的真的很誇張。(一般而言,寶寶約7個月大左右開始長出第一顆牙,不過牙尖卻可能在3個月大時就能稍稍瞧見;有的卻要拖到12個月大才會見牙,長牙的速度深受遺傳影響,所以如果夫婦兩人小時候長牙很早,則寶寶大概也如此。)

Melody20120207

但若是6個月以上寶寶,有時候會對自己的食物很感興趣,會想自己試著吃,這時候建議用以下這款防水圍兜,因為(1)防水,不會暈染到下面的衣服,(2)下面有一個小袋子,掉下來的食物可以被這個小袋子接到,就不會掉了一地都是了。

2014-11-14-15-34-44_deco

二、食物調理器:

6個月以上寶寶因食物開始可以添加除了米之外的食材,但寶寶又沒有牙齒,所以這時候食物調理棒、食物調理器就是媽咪的好幫手了。

IMG20141123215238

上圖為食物調理棒(可以把所有準備好的食材如魚肉、雞肉、花椰菜、波菜…等,隨便你要放什麼,依照寶寶合適年齡選擇食材後,放入容器再以調理棒打爛)

下圖則為貝親副食品調理組(有很多牌子可以選擇,只是筆者買的是貝親的),可以使用(1)研磨部分:研磨如蘋果變蘋果泥,再用(2)濾網部分:如蘋果泥就變成蘋果汁,(3)榨果汁部分:可以用柳丁汁…等,(4)研磨棒:將已煮爛的食物壓成泥狀。

2014-11-17-12-02-34_deco (1)

另外推薦一種咬咬樂,水果放進去就可以吃了,不用磨,因為咬一咬果汁會從咬咬樂的洞洞跑出來,外出的時候非常方便,但前提是軟質的水果如葡萄、木瓜…等。

unnamed5952N6QA

三、餐具:

1.餵食湯匙:

寶寶的嘴巴因為不大,剛開始建議使用細長湯匙,以方便餵食。

下圖為Edison剛接觸副食品的幼兒用的湯匙叉子,不過較小幼兒副食品叉子材質是PP。

image

但筆者更推薦小茶匙(平時在吃甜點、泡咖啡用的),因為一方面小茶匙小小的,好餵食,一方面小茶匙前面是平的,如果沒有帶料理剪刀外出時,可以利用湯匙前面的平面把食物切斷或切小塊,非常方便。較大幼兒則可選擇小湯匙,方便喝湯用。

IMG20141123213005

2.碗:

碗的選擇則儘量選內裡是不銹鋼材質的,因為一方面不怕摔,一方面好清洗,且又耐熱、耐用。下圖為去costco買的不銹鋼餐具(但costco目前已無再進貨),也可以買其他的牌子。

2014-11-14-17-55-42_deco

下圖為筆者當初買的combi餐具組,材質是PP,但餵食湯匙有一部分感覺是矽膠,故較不耐用,放久了,或用到易染色的食材(如紅蘿蔔)比較洗不掉,但筆者喜歡它的雙耳杯及小叉子,因為小叉子有檔板,不會讓剛開始使用餐具的寶寶過度伸入造成危險,但碗、小碟子筆者就覺得還好,因為PP餐具和不銹鋼餐具比起來,個人還是比較喜歡使用不銹餐具,如果真的要購買,建議不用買一整組,買自己所需的部分即可(有分開販售)。

IMG_3217

3.叉子:

有些寶寶看到食物自己會躍躍欲試的想自己拿餐具吃東西,則建議可使用上述附有檔板之小叉子開始使用。

較大一點的幼兒,筆者則非常推薦Edison這個牌子的叉子,因為他有凹槽的特殊設計,使得幼兒在吃東西的時候插好的食物不會滑落,吃麵條的時候更是方便(不會掉),像我家Melody很愛吃麵,這個叉子買了看她在使用就使用的很得心應手。

2014-11-14-16-04-02_deco

4.杯子、水壺:

筆者在副食品添加一文曾經提到,書上建議不要使用鴨嘴杯,因為有人研究會影響語言學習,書上建議直接練習用杯子喝﹝剛開始餵果汁的時候(6個月)可以以湯匙先小口小口餵﹞,到了8個月的時候,直接使用吸管,我家Melody是純親餵母乳小孩,所以從出生就不會喝奶瓶,但因為我當新手媽咪的時候不知道,還是有買過階段學習杯,後來發現根本不需要,到了8個月的時候,我家Melody就已經會使用吸管了,所以建議各位媽咪不要浪費錢,可以買下面這些東西,就可以轉換成吸管杯。

(1)防漏吸管杯蓋:

只要套在直徑7~10公分的杯子上,隨便你要什麼杯子,有把手也可以,瞬間就變成吸管杯。

2014-11-14-17-50-25_deco

(2)喝奶輔助吸管蓋:

把原本的奶瓶變成吸管杯(吸管插任何的吸管都可以,我都插便利商店給的吸管,哈)。

2014-11-14-18-10-28_deco

(3)寶特瓶用吸管蓋:

筆者帶Melody去日本旅行的時候,發現很多日本媽媽都是用這種,因為外出非常方便,只要把吸管蓋套到去便利商店買的任何保特瓶馬上就可以喝,只是台灣目前我只看到這個牌子的,去日本的時候看到很多小朋友用各種造型的,還有麵包超人的寶特瓶蓋哩,只是語言不通,不然超想問日本媽媽在哪買的。但因吸管頭材質是PP,用久了上面會有齒痕,所以我有買幾個備用,待舊的不堪使用時我就換新的。

2014-11-14-15-43-29_deco

(4)不鏽鋼學飲杯:

幼兒喝果汁類若杯子是PP材質的很容易染色,而且也不知道酸性果汁使用PP是否ok,所以筆者還是比較喜歡使用不銹鋼類,加上耐摔、好洗、耐用,所以推薦這款不鏽鋼學習杯,其實膳魔師也有出,只是筆者買的時候不知道,不然膳魔師的可能更不錯,因為膳魔師的還有保冷、保溫效果。

2014-11-14-15-39-48_deco

5.筷:

大約1歲多快2歲,叉子已經不能滿足小孩了,因為他也想像大人一樣使用筷子。

筆者非常推薦combi的學習筷,他和其他的學習筷不同(其他學習筷是套在指上),他是一種類似握筆器的東西讓他練習,且好用,我家Melody試用約2~3次馬上就會使用了,且因為像握筆器,所以我家Melody握筆是正確的(不像有些小孩拿筆可能是整個手握),有天我老公看到還覺得很神奇,想說他怎麼會正確握筆,其實….是拜我家學習筷所賜的啦!

2014-11-14-17-44-36_deco

6.食物剪:

寶寶因為需到2歲所有的乳牙才可能全部長出來,因此在這之前,咀嚼能力還不是那麼好,但是1歲半以上,基本上大部分的食物都能咬斷,但部分大塊肉類還是咬不斷,若外出去餐廳用餐的時候,有把食物剪刀就相當的方便。

筆者在嬰兒購物網站買到的是下面這把剪刀,是不銹鋼的,但老實說看起來實在是很像一般的剪刀。

IMG20141123213157

現在3M有出寶寶食物剪,推薦給新手媽咪一個選擇,而且也不貴,一支199元而已,可以選購這一種。(我買的那時候還沒推出,但家中已經有一把寶寶食物剪了,所以沒有購買,但看起來不錯。)

3M剪刀

四、椅:

吃東西必須是坐著吃,躺著吃容易嗆到這個原理相信大家都知道,大約4個月左右,寶寶就會坐了,要餵食的你不可能一直抱著小孩,而且剛會坐的寶貝,也容易坐不穩而東倒西歪,所以可以將小孩放在嬰兒車上餵

不然建議可買「幫寶椅」來餵食小孩,這種幫寶椅非常的方便,因為只要小孩4個月會坐的時候就可以使用,也很好清洗。再者,如果在家裡吃飯是在客廳的桌子,這種就很方便,如圖。

2014-11-17-12-01-14_deco

如果是在餐桌吃飯就可以買餐椅(圖片為Chicco的餐椅)

餐椅

但家裡吃飯如果不是在餐桌,建議就不要買餐椅浪費錢了,因為他最後的命運就是變成這樣….

五、洗碗精:

有餐具就得洗碗,建議媽咪們買純天然洗潔精就好了,不要浪費錢買嬰兒專用洗潔精(那都是噱頭),圖片只是舉例,有很多品牌可以選擇。

六、乳牙刷:

吃完東西就要刷牙,但…沒牙是要刷什麼牙?

其實一般的牙醫師都建議,小孩在第一顆牙長出前,可先將手洗乾淨後,再以手指捲無菌紗布 , 用溫開水沾濕,擦拭嬰兒的牙齦。

而寶寶大約在3~4個月大的時候開始流口水,老一輩的說法是說因為準備要長牙了,牙齦會癢,雖然我不知道醫學上是不是真的是如此,但我家老二媗媗的確最近(快4個月)是一直有吃手的情形,且有時候不是吸手指是在咬手指(好像牙齦真的有不舒服這回事),所以筆者很推薦貝親這款階段性乳牙刷組,因為他有一個檔板,可以避免寶寶過度伸入造成危險。

2014-11-17-12-15-28_deco

使用實際情形如下:(示範者小女兒媗媗3M28D)

2014-11-22-19-46-22_deco

也有這種

2014-11-17-12-17-55_deco

其實上述兩種都類似固齒器。
除了貝親之外,Richell也有出有檔板的階段性乳牙刷
image

除了紗布之外,也有這種指套牙刷可選擇

2014-11-17-12-20-24_deco

再長大一點,則建議階段性買牙刷,台灣的幼兒牙刷老實說設計的沒有很好,因為他就只是寫幼兒牙刷,但刷毛的排數卻是不管多大都一樣,日本的牙刷就有分年齡不同,排數不同,使媽咪在幫寶貝清潔時,較易深入後面的臼齒,台灣也有進口日本幼兒牙刷,但因進口,所以價錢當然較貴,建議去日本玩,或有人要去日本時可以託買,因為在日本買非常便宜,大約一支30幾元台幣(台灣買約要50~60元,甚至更貴)

2014-11-22-20-08-02_deco

別小看嬰幼兒乳牙保健,老一輩的常會說乳牙掉了會再長出來,殊不知其實恆齒已在乳齒下面,乳牙重要性如下:

  • 乳 牙 會 指 引 恆 牙 的 生 長 方 向 , 使 恆 牙 長 在 一 定 的 位 置 上 ,如 果 乳 牙 太 早 拔除 , 恆 牙 會 找 不 到 方 向 生長 , 容 易 長 歪 。
  • 乳 牙 一 旦 蛀 到 牙 齒 之 間 的 臨 接 面 , 則 整 顆 牙 齒 變 小 , 導 致 旁 邊 的 牙 齒 , 生 長 位 置 移 動 、ㄇ傾 倒 , 使 恆 牙 排 列 變 得 不 整 齊 ; 甚 至 佔 據 生 長 空 間 , 恆 牙 因 而 長 不 出 來 。
  • 蛀 牙 若 非 常 嚴 重 , 細 菌 甚 至 會 由 乳 牙 蛀 洞 進 入 牙 根 底 端 , 感 染 恆 牙 牙 胚 , 導 致 恆 牙 的 發 育 產 生 病 變 、 畸形 。
    乳 牙 與 恆 牙 一 樣 負 擔 咀 嚼 功 能 ,如 果 沒 有 健 康 的 乳 牙 來 嚼 碎 食 物 , 將 會 增 加 嬰 幼 兒 腸 胃 的 負 擔 , 營 養 的 吸 收 也 不 好, 發 育 因 而 受 影 響 。
  • 發 音 也 需 要 牙 齒 的 幫 助 , 如 果 乳 牙 蛀 掉 太 多 , 會 影 響 幼 兒 學 習 發 音 , 學 習 效 率 降 低 。

七、餐具建議使用時程(懶人包):

項目 細項 建議使用時程
圍兜 棉質 4個月以上
  防水圍兜 6個月以上
食物調理棒
食物調理器
  6個月以上
餐具 餵食湯匙 4個月以上
  碗(不銹鋼餐具) 4個月以上
  叉子 5個月以上(建議選有附檔板的學習叉),Edison 學習叉子則建議1歲半以上,Edison學習叉pp材質的則建議5個月以上。
  杯子、水壺:
(1)防漏吸管杯蓋、(2)喝奶輔助吸管蓋、(3)寶特瓶用吸管蓋、(4)不鏽鋼學飲杯。
8個月以上
  2歲以上
  食物剪 1歲以上
幫寶椅 4個月以上
  餐椅 6個月以上
乳牙刷 紗布、指套型乳牙刷 出生適用
  貝親乳牙刷 4個月以上

八、參考文獻:

德恩奈醫師專欄(2014,11月24日) ● 嬰幼兒口腔保健 ● 取自:http://www.day-night.com.tw/doctor/index-2.htm

劉慧玉等譯(2009)• 第五個月,新生兒父母手冊(304頁)(原著:Heldi. M., Arlene. E., & Sandee. H. 2003)• 台北市:遠流

《新手媽咪篇》幼兒副食品添加

當寶寶逐漸長大,就必須添加副食品,一方面提供奶類所不足的營養,另方面訓練咀嚼吞嚥,為一生的營養攝取做準備。

一、添加副食品:

在添加副食品前,請媽咪掀翻開打預防針的那本「兒童健康手冊」添加副食品單元閱讀一下,懶得閱讀的,我在此直接向各位報告重點,

以下是添加副食品的一些原則:

1.何時開始添加副食品?

(1)國民健康局建議純哺餵母乳至6個月大,之後必須添加副食品,並可依母親與寶寶的意願與需要,繼續哺餵母乳至1歲或2歲以上,哺餵母乳宜以親餵為原則。

(2)寶寶出生後4個月內不建議添加副食品純母乳哺育到6個月後添加副食品若有以下狀況,可以考慮提早在滿4個月後開始添加副食品,包括:

a.純餵到6個月實在有困難。

b.母親奶水量明顯降低。

c.寶寶顯得吃不飽。

d.寶寶有主動要求其他食物的表現(看大人吃其他食物時很有興趣,伸手來抓、抓了放進嘴巴)。

2.添加副食品有哪些秘訣?

(1)應以較少引起過敏的食物為優先,建議由穀物(如米粉、較稀的粥)開始添加。(有市售嬰兒專用米精、麥精可提供上班繁忙,無法自己煮的媽咪方便使用,但不建議食用市售「米阿乎」(麵茶、米麩等)因為裡面可能添加其他香料如糖、麵粉…之類的,且製成過程也不知是否乾淨,故不適合讓嬰幼兒食用。)

(2)開始餵食糊狀食物(如米糊、果泥等)時,應以湯匙餵食,避免將食物加入奶瓶內一起餵食

(3)每次只添加一種新食物,由少量(1~2湯匙開始),逐漸增加,觀察3~7天,如無長紅疹、腹瀉、嘔吐等症狀,則可以繼續餵食。若出現以上的身體反應,則應暫停該食物1~2個月後再嘗試,或向醫師諮詢。

(4)選在寶寶較餓的時候餵食(例如吃奶前1小時)較易成功,下一餐何時吃奶可視副食品吃了多少而作彈性調整。

(5)餵食時應讓寶寶斜躺,面對面餵食。寶寶會坐了以後,則應讓他坐穩確保安全,勿追逐餵食。

(6)如寶寶拒絕張口、將頭轉開或哭鬧起來時,勿強迫餵食;可暫停1~2星期後再試。

(7)如寶寶僅露出皺眉和嫌惡表情,並未明顯拒絕時,可能只是不習慣新的食物,應多嚐試幾次,讓他習慣,勿輕易放棄。

(8)餵食時的氣氛應保持輕鬆愉快,如果吃飽了就應該停止、不要強迫寶寶將準備的食物全部吃完

3.添加副食品應注意什麼?

(1)儘量給予嬰兒各種類食品,以確保營養足夠,並提高未來對各種食物的接受性。

(2)製作副食品時應注意衛生,勿添加調味品。(讓寶寶儘量吃食物的原味,且嬰幼兒腎臟尚未發展成熟,即便是較大的幼兒,也不宜放太多鹽巴調味。)

(3)市售罐裝嬰兒食品應避免選用添加有澱粉等賦形劑的產品,以免攝取不必要的熱量。購買時應注意有效期限及適用年齡吃不完的食物應置於冰箱內,並在3天內食用完畢。(筆者外出時會購買這種嬰兒父食品罐頭,其實非常的方便,但建議購買可信譽的國外品牌,而且聽從國健局的建議應避免選用添加有澱粉等賦形劑的產品,注意有效期限及適用年齡,吃不完置於冰箱3天內食用完畢。)

(4)寶寶的大便中若出現未消化的食物如豆子或玉米的皮、蔬菜的纖維等,都是正常的,不必因此停止餵食。

※(5)因蜂蜜偶含肉毒桿菌芽孢,而1歲以下的嬰兒,因免疫系統及腸道菌從未健全,應避免餵食蜂蜜,減少造成肉毒桿菌中毒的風險

4.添加副食品的重點時程:

(1)6個月大以後,開始訓練寶寶使用杯子。(不建議買鴨嘴之訓練水杯,筆者老大Melody用了流了一堆水在外面,也容易嗆到,「新生兒父母手冊」一書更提到,經常使用鴨嘴杯的寶寶語言發展會較慢,甚至會有暫時性的語言障礙,甚至有理論提出因為鴨嘴杯不像一般用杯子或吸管喝東西,使用鴨嘴杯無法讓口部肌肉練習發音所需運動,故筆者建議直接用吸管杯,幼兒餐具請見《新手媽咪篇》幼兒副食品餐具介紹。)

(2)6~8個月左右,可以讓寶寶練習自己拿餅乾或烤過的土司吃。

(3)9~10個月大時,提供約一小口大小,較軟的食物,也可以讓寶寶用手抓著吃。

(4)副食品吃得多,奶量自然隨著減少。依照世界衛生組織的建議,喝母乳的寶寶,在6~8個月時,一天至少應吃2次副食品,9個月以後則一天至少吃3次副食品;對於沒有母乳的寶寶,則6個月,一天至少要吃4次副食品或配方奶,以維持寶寶足夠的能量攝取。

 


二、副食品製作原則:
(因為筆者不太會煮飯,這本書簡直是筆者的救星,強力推薦給大家)
image

image

三、寶寶副食品建議時程表(懶人包):

月份 建議餐數 食物內容 照片(有很多品牌,圖片為任意舉例)
4~6個月   米精、麥精、較稀的粥

6個月 一天吃2次 全麥片、燕麥片、蘋果汁、香蕉、梨子、桃子、碗豆、胡蘿蔔、青豆、地瓜、南瓜、小餅乾
7~8個月 一天吃2次 雞肉、火雞肉、羊肉、牛肉、蛋黃
9個月 一天吃3次 優格(全脂)、起司、義大利麵、豆類、豆腐


四、文獻參考:

行政院衛生署國民健康局(2013) ● 添加副食品,兒童健康手冊(54-55頁) ● 新北市:衛生署國民健康局。

劉慧玉等譯(2009)• 第五個月,新生兒父母手冊(97頁)(原著:Heldi. M., Arlene. E., & Sandee. H. 2003)• 台北市:遠流。
積木文化編輯部 • 各階段食物軟硬度,健康寶寶副食品全書(12頁) • 台北市:積木文化。

《新手媽咪篇》孕媽咪穿著

想要懷孕的媽咪,當你看到驗孕棒的兩條線,是不是超開心的?但是,可別失心瘋的開始狂買孕婦裝,因為孕婦裝….一點都不實穿,現在的媽咪頂多生兩胎就不生了,也就是說,再加上懷孕初期其實還穿不到孕婦裝,所以真正穿孕婦裝的時間可能才5~6個月,兩個寶貝加起來也才穿一年,然後就穿不到了,真的是粉可惜,所以今天筆者跟大家聊聊孕媽咪的穿著,可以省下一筆治裝費。

筆者因為沒有水腫的情形,所以其實懷孕前3~4個月,基本上都是穿自己原本的衣服,等到肚子慢慢大的時候,可以選擇購買娃娃裝(至少生完以後還能穿)

image
筆者懷老大時,懷孕4個月的照片(原本就在穿的衣服)
image
懷老大懷孕31週,穿原本的衣服(前提是無水腫)

但是我還是有四套孕婦裝,兩件短袖,兩件長袖,原因:穿去喝喜酒用的

image
我只有四件孕婦裝,這是其中一件

那水腫或懷孕期間我到底穿什麼呢?
大多是那種寬版上衣(因為以後也能穿),或是我有同事更省,她穿老公的上衣(前提是老公也稍微有點胖胖地😁)

image

或哺乳衣,因為生完還能穿,外出哺乳又方便

image
懷孕5個月,遊日本京都,上衣哺乳衣,褲為孕婦褲

(改天再來寫《大肚+帶小孩出國》篇,敬請期待)

那肚子大了怎麼可能還穿原本的褲子,所以囉!我只買孕婦褲,因為生完還能穿,請看

image
照片拍攝時已生完老二媗媗三個月

孕婦褲有很多款式

image
生完都還能穿

image
鈕扣式調整肚圍

參考一下囉☺

《新手媽咪篇》如何預防媽媽手

新手媽媽因為抱小孩的關係,最常遇見有媽媽手的情形,也就是常抱小孩的那手有腕關節及大姆指疼痛的情形,嚴重的話變成不太能抱小孩。
筆者在生完老大的時候,就曾經因為“媽媽手”,兩度去骨科診所於腕關節局部注射類固醇,後來從筆者工作的醫院骨科醫師口中得知,於腕關節注射藥物需要有一定的經驗,因為倘若注射不當,不僅手沒有好,還會腫一包在注射部位。
後來筆者利用一些方法,讓妳不必看醫生,也可以有效的改善媽媽手的情形,請看我的經驗篇吧!

一、認識媽媽手:
首先,和大家簡單介紹一下媽媽手的原因。

image

圖片來源: http://www.lighten.org.tw/light/index.php/medicine/2012-10-08-08-11-27/522-t199-
媽媽手是因為外展姆長肌和伸姆短肌的腱鞘炎,平時這兩條肌肉主要是在做姆指伸展及外展的動作。這兩條肌肉常因為做出抓、握、捏或打電腦等這些動作去刺激它而產生發炎,而由於大多出現在家庭主婦或新手媽媽身上,於是才叫「媽媽手」,所以,如果新手好爸爸常抱小孩或打電腦,也有可能出現「爸爸手」(我老公疑似就有爸爸手,因為除了幫我抱小孩,他的工作很常需要打電腦)。

二、媽媽手的症狀:
手腕近姆指側有疼痛,甚至可能有腫脹情形,也因為痛,嚴重時可能使不上力,對要做家事和照顧小孩的媽媽來說十分的困擾。

三、如何治療媽媽手:
1.熱敷:主要是減緩不適感。
2.電療:主要是止痛、消腫,促進血液循環。
3.超音波治療:促進血液循環,排除有害物質,避免雜質沾黏受傷肌肌腱。
4.固定法:減少受傷部位疼痛頻率,讓肌肉有效休息。

image

上圖是一般醫療用品店就買的到的護腕。
下圖是復健科常見的「副木」(效果比護腕好),但需要到復健科製作
image
圖片來源: http://www.show.org.tw/headline_detail.asp?no=131

5.注射類固醇:但不當注射可能造成肌腱斷裂,所以需要有經驗的醫師施打較佳。
6.開刀:上述方法都無法改善才會考慮。

四、如何預防媽媽手?
1.爸爸媽媽輪流抱:
減少獨自一人抱小孩的負擔。
2.反手抱:
何謂反手抱呢?這是我個人的經驗,長期手腕內彎造成肌肉群疲勞,

image
長期手腕內彎造成肌肉群疲勞

此時可改變手腕彎的方向抱小孩,讓對側肌肉群收縮,內側肌肉群放鬆,就是我說的反手抱(此為個人經驗,發現以此方法真的可以改善,當然,是指輕微媽媽手的時候,嚴重的時候,還是建議找醫師求治喔!)

image

3.換手抱:
大部份的人都習慣以左手做主要抱小孩支托手,因為右手可空出來做事,但這樣容易使單手工作量過重,造成疲勞,建議可以右手輪流為主要支拖手,減少單手負擔。
4.換姿勢抱:
將寶寶抱為立姿,寶寶屁股坐在抱的那手手臂,而抱的那手搭到另外一手,減輕抱的那一手的負擔(注意!!若未滿4個月的寶寶,因頸部仍無法硬挺,故另一手記得扶著寶寶的脖子,圖片因為了要示範,故以小兔示範,才有辦法拍照)。

image

5.用偝巾:
減少手的負擔,且用偝巾兩手就可空出來做事,很方便。

image
圖為老大Melody快1歲時,若未滿4個月請採橫向偝法,或是可適用於新生兒之偝巾。

參考文獻:
朱終勛(2014,10月22日)• 媽媽手 • 取自: http://www.lighten.org.tw/light/index.php/medicine/2012-10-08-08-11-27/522-t199-
張智翔((2004,12月)•  媽媽手不只媽媽有 •取自: http://jtfhealth.pixnet.net/blog/post/31931252-%E3%80%8C%E5%AA%BD%E5%AA%BD%E6%89%8B%E3%80%8D%E4%B8%8D%E5%8F%AA%E5%AA%BD%E5%AA%BD%E6%9C%89